《厦门经济特区城市综合管理条例》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1-05-12 15:46

《厦门经济特区城市综合管理条例》新闻发布会 

 一、新闻发布会参加人员

1.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钟伟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明泉,城管协调处处长陈雪斌,政策法规处处长刘平。

2. 经济日报、人民网、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厦门日报、厦门广电等国家、省、市各主流媒体。

二、会议地点和时间

  地点:厦门市执法局一楼会议室(湖明路86号)

  时间:2021年427日星期二下午3:30

三、发布会实录

   

 洪春凤:

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厦门经济特区城市综合管理条例》新闻发布会,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和媒体有:

 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钟伟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明泉,城管协调处处长陈雪斌,政策法规处处长刘平。

以及(国家、省)市各大新闻媒体记者。

我是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洪春凤;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一是请市城管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钟伟东简要通报《厦门经济特区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实施情况及下一步举措;二是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下面,请局长钟伟东同志介绍有关情况。

钟伟东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厦门经济特区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已经厦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5月1日起施行。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向大家作个简要介绍。

一、立法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关键要提高城市治理整体能力,要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努力形成城市综合管理法治化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是城市综合管理的根本遵循和航向航标。目前从我市城市综合管理的情况看,还存在行业管理粗放、体制不够顺畅、机制不够合理、管理与执法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市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城市综合管理架构不够科学、标准不够完善、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应用不够全面等短板也逐步凸显。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急需通过立法来确立城市综合管理的长效机制,推进城市治理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形成城市综合管理法治化新格局。这个就是出台《厦门经济特区城市综合管理条例》的背景和初衷。

二、立法过程

按照《厦门市城市综合管理试点实施方案》要求,我局从2014年就开始推动《条例》立法。2015年至2018年,《条例》列入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立法调研项目,2019年,《条例》列入市政府立法计划法规备选项目,2020年,《条例》列入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确定的法规正式项目。我局成立《条例》起草工作小组,依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收集相关立法资料,充分吸纳武汉、南京等城市的立法经验,于2020年7月拟制完成《条例(草案送审稿)》。经市司法局审查,按照相关立法程序征求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相关部门,市中级法院、检察院,各区政府以及部分公用企事业单位、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分别召开了部门征求意见会、行政相对人座谈会和专家论证会,并通过政府网站、司法行政网站向社会征求意见。经多次研究、修改,形成《条例(草案)》。2020年9月9日,市政府第112次常务会研究通过了《条例(草案)》,今年2月26日,《条例》经厦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于5月1日起施行。立法过程前前后后长达七年,凝聚了专门机关和社会公众的心血和智慧。

三、主要内容和亮点

《条例》共6章37条,紧扣城市综合管理目标,以理顺机制、优化协同为主线,围绕管理机制、管理规范、社会参与、保障与责任等内容进行相应制度设计,主要包括5个内容:一是明确了城市综合管理的概念,框定了城市综合管理范围;二是明确了建立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的具体要求,对完善监管和强化协同方面作了相应规定;三是围绕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明确要求制定城市综合管理相关标准规范;四是要求建立多方共治、良性互动的城市综合管理模式;五是对加大人财物的保障、加强司法衔接和公安机关协助执法等作了规定。

《条例》主要有四个亮点。一是鲜明体现了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城市现代化治理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城市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二是突出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统筹协调、密切协同,凝聚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合力。三是坚持源头治理、权责一致、协调创新的原则,构建职责明晰、规范高效、管理有序、便于执行的工作机制。四是注重制度衔接,与有关法律法规相协调。

四、重要意义

《条例》的出台是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努力形成城市综合管理法治化新格局”重要指示的实际行动和有效措施,对提高我市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必将有力提升我市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必将加速推进高颜值厦门建设,必将大幅提高我市城市治理能力,必将不断增强我市国际影响力。

五、目前我们所做工作及下步措施

《条例》出台后,市城管办、市执法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条例》的普及学习和广泛宣传,印制了《条例》单行本,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干部职工先学先行,专题召开局党组会研究部署,对照《条例》逐项进行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条例》要求有效落实。

下一步,市城管办、市执法局将大力推进《条例》的贯彻执行,主要有三点措施。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全方位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条例》实施的浓厚氛围。采取场景互动、以案释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引导市民群众自觉遵守《条例》,积极参与城市综合治理工作。二是加快配套制度的出台。按照《条例》规定,抓紧调查研究,尽快出台相关配套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落细各项责任,有力有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三是加强条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市城管办将组织对城市管理相关部门贯彻执行《条例》的情况进行适时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总结推广经验,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督查指导,确保《条例》各项规定落地、落细、落实。

我先简要通报这些情况,谢谢。

洪春凤:

刚才,钟伟东局长介绍了出台《厦门经济特区城市综合管理条例》的有关背景和立法过程,对《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突出亮点作了说明,阐述了《条例》对提高我市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的重要意义,并对当前和下一步抓好《条例》的学习贯彻提出了具体举措。

下面,欢迎记者朋友们提问。

 

一、我是经济日报记者张启,《条例》在建立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方面有哪些亮点?

  李明泉副局长回答

《厦门经济特区城市综合管理条例》的通过和即将颁布实施,为我们城管部门依法行政提供了基本遵循。当前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主要矛盾和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顺,因此必须通过立法的高度来解决,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其中,管理体制主要是“三个明确”一是明确了市城管委、市城管办的地位和职责,即市城管委统筹协调解决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下设市城管办作为市城管委的日常办事机构(第八条第一款),将现行的市城管委、市城管办管理体制予以法定化;二是明确规定了资源规划、建设、市政园林、生态环境、交通、应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以及本市确定的其他相关部门是城市综合管理相关部门,履行行业管理和监督职责(第七条第二款、第九条);三是明确赋予了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一定的行政执法权,强化镇街的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职责(第十条)。

在工作机制方面,一是厘清管理和执法边界。实行谁主管谁监管、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即便我市实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行政处罚权实施机关履行日常巡查职责的同时,相关主管部门仍需履行行业管理、指导服务、监督检查职责(第十二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源头治理、全程监督。二是充分发挥城管办的统筹协调职能,建立联动协作(第十四条)、行政协助(第十五条)、重大问题会商(第十六条)、案件移送(第十七条)等制度,形成运行顺畅、通力合作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三是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市、区人民政府和城市综合管理相关部门要建立城市管理应急响应机制,健全应急预案动态调整管理制度,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加强设施设备管理和各类应急物资储备,保持城市生命线系统畅通(第十九条)。

二、我是厦门日报记者王玉婷,《条例》对城市综合管理的概念和范围是如何明确的?

刘平处长回答

城市综合管理重在“综合”,旨在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推动形成部门合力,促进城市高效运行。《管理条例》首先对城市综合管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即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通过主体明晰、权责明确、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对城市公共秩序、公共事务进行服务和管理的活动(第二条第一款);其次对城市综合管理的范围进行了框定,即包括市政公用设施运行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园林绿化管理以及本市确定的与城市管理相关的公共空间秩序管理、违法建设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交通管理、应急管理等(第二条第二款)。

三、我是福建日报记者田圆,《条例》对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有哪些规定?做了哪些工作?

陈雪斌处长回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条例》立足城市精细化管理,明确要求围绕推进“四个一”建设,完善城市综合管理相关规范:一是制定一套标准,即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规范)。由市城管办统一指导、市城市综合管理相关部门分头编制,形成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规范),明确管理职责、细化管理要求,为全面实施“绣花式”管理提供依据.我局依据精细化管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我市实际,编制完成了《厦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试行)》和《厦门市城市管理指挥手册(试行)》,并进行了修订完善,为城市管理各类问题处置指挥的精细、规范、精准、高效提供依据。二是建立一个平台,即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立以平台为依托的城市综合管理监督指挥体系,对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我们依托现有“数字城管”平台进行基础设施升级,开发配套软件功能,完善拓展应用场景,升级后的综合平台已于4月16日上线试运行。三是整合一张网,即城市网格化管理机制。将城市综合管理事项纳入网格化管理,明确网格化管理职责,实行条块联动、重心下移,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目前,出台了《厦门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网格化管理办法》、《厦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考评方案》,积极构建社区责任网格体系,制定责任网格设置原则、网格员配置标准、网格员职责和网格员工作成效考核标准等,全市已设置城市综合管理网格 1670 个、 配备网格员 4680人,完成 3 批次 320 人培训;按城市管理要素分 5 组 15 类 33 个平台指标和 126 个现场指标,每月随机抽取城区、城乡结合部网格及农贸市场、工地等管理难点 13 类 292 点位进行督察考评,3 月份以来,日均网格巡查 4860 件次以上, 实现城市网格管理全覆盖。四是完善一个体系,即城市综合管理考核评价体系。规定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及其组织实施,以考核评价为抓手,督促城市综合管理各相关单位履职尽责。目前,印发了《厦门市城市综合管理考评管理办法(试行)》《厦门市2020-2021年度城市精细化管理考评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将原有的24个考评项目精简成事(部)件处置、工作协同、网格精细化管理、行业监督等4个考评项目,726个考评指标缩减成126个网格精细化指标,有效减少重复考评、多头考评,为基层解压减负。增强平台智能考评作用,将我市城管考评活动全面纳入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考评成绩的生成以平台自动考核为主,可实现考评全流程跟踪、监督和问题追溯。

四、我是海峡导报记者沈华铃,《条例》在推动社会各方参与城市管理方面有哪些措施?

刘平处长回答

城市综合管理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聚促进城市发展正能量。

《条例》积极推动形成多方共治、良性互动的城市综合管理模式:一是发挥社区作用。鼓励居委会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下,依法开展自治活动,组织、动员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参加城市综合管理活动。明确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有权对违反城市管理相关规定的行为进行劝阻,劝阻无效的,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协助街镇开展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第二十六条)。二是动员公众参与。健全城市综合管理公众参与机制,出台城市管理重大决策以及制定城市管理规定时,充分听取公众意见,调动社会公众参与城市综合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十五条)。建立健全城市综合管理志愿服务制度,组织开展多形式、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和支持社会公众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城市综合管理的相关工作(第二十七条)。三是强化社会监督。明确城市综合管理事项实行服务评价制度,社会公众有权对城市综合管理的服务、执法等事项进行评价,并要求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或公开,并作为考核评价指标(第二十八条)。加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第二十九条),定期组织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等监督评议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要求市城市综合管理相关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全市统一的投诉举报电话和网络联系方式,及时处理投诉举报和居民要求解决的有关问题,形成共同参与的社会监督和评议机制(第三十条)。

五、我是厦门晚报记者沈淑婷,《条例》在推动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落实见效方面有什么规定?

陈雪斌处长回答

《条例》在加强保障措施和强化责任方面作了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保障机制。一是加大人财物保障。明确市、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根据公共秩序管理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合理安排各类公共设施和空间布局,保障城市综合管理、执法、考评经费,根据工作需要,配置适当数量的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第三十一条)。二是加强司法衔接。建立完善城市综合管理相关部门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的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等制度,提升城市管理执法行政处罚决定的强制性执行力度(第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条)。三是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条例》列出了各相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职责的5种情形,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纳入考核评价,赋予城管办可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有权机关发出责任追究建议函,由有权机关给予政务处分、追究责任等(第三十五条),确保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落地见效。对阻碍城市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任务的情形,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制止(第三十六条)。

  洪春凤:

因时间关系,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会后,各位记者朋友可向我局相关负责人进行补充采访,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城管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