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XM00144-33-07-2023-009 | 主题分类 | 人大、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厦门市执法局 | 文 号 | 厦城执函〔2023〕19号 |
内容概述: |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1073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
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1073号
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市工信局:
民建厦门市委陈潮萍委员《关于创新政企互动机制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建议》(第20231073号)收悉。我局作为会办单位,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接该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以分管领导牵头的办理工作小组,抽调专门人员进行调查研究,积极与主办单位沟通,统一办理方向与路径,务求提高办理质量,进而提升工作实效。
二、措施与成效
(一)关于创新厦门智慧城市建设体制机制的建议
2022年由市工信局牵头开展“一网统管”顶层设计,出台《“一网统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加强数据治理促进“一网统管”的指导意见》等实施方案,由各部门在基础上出台专题工作要点;研究制定《物联专网建设导则》《物联网平台数据、接口及共享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成立市区两级城运中心,推动建设城运系统,连通各相关部门业务系统,打造城市运行应用枢纽、指挥平台和赋能载体,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全域覆盖、智能派单、分层分级、依责承接、高效处置,为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联勤联动、高效处置提供快速响应。同时打造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聚焦重点领域培育智慧应用生态。
市执法局在城市管理方面,将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扩展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根据住建部“三体系、一基础”建设范围,结合《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指南》《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数据标准》等相关要求,建设应用体系、数据体系、管理体系及基础环境四大模块。
(二)关于适度超前建设智慧城市应用“厦门样板”的建议
市执法局依托城管办职能,逐步优化提升智慧化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扩展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破解部门协同难题;用系统网住管理、执法、群众和商家,实现门前三包的共治共管;用科技代替人力提升管理执法效率;助力厦门文明城市创建,在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智能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全国率先上线“门前三包”监管系统,实现共管共治。该系统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将管理与执法紧密衔接,采用“业务APP+智慧城管平台”的模式,将群众、商家、执法队员、考评人员统一在同一个平台,汇聚了全市7万多家责任主体数据,实现全市近3000个街长街面巡查轨迹和问题发现的全记录。
2.全国率先成功推行按电子围栏停车。开发共享单车监管系统,整合多家共享单车企业的车辆、运维人员、运维车辆、单车运行轨迹等基础数据。在全市建设15000多个电子围栏,并将信息推送给企业平台,由企业通过用车APP引导用户有序停车。大力推动车企提升车辆定位精度,配合平台监管能力,推动市民按位停车。
3.创新户外广告管理系统,打造高素质高颜值厦门。该系统实现了广告审批管理系统可视化展示,进行管理分析、审批日期预警等。与百度街景对接,阶段性查看道路两旁广告牌实景情况。各区通过系统可上报巡查情况,将违规广告派发相关中队处置。
4.创新街面秩序视频检测系统,化被动受理为主动发现。通过视频自动识别占道停车、垃圾满溢、占道经营、违规设置广告、违法建设等13种城市管理中常见的违法行为。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将违法行为通过平台派发相关责任部门处置,从视频自动识别发现到派发处置形成闭环,切实解决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当前,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下一步,我局将密切协同工信、大数据、安全办等部门,积极参与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建立健全各类标准规范和评价指标、深化数据共享开放,为实现厦门智慧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领导署名:李明泉
联 系 人:张 琳
联系电话:5379352
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2023年3月24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委督查室。
主办单位: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技术支持:厦门市信息中心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祥岭路516-518 TEL:0592-2056110 邮编:361006
网站标识码 3502000010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36号闽ICP备1502635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