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110”联动工作简报
2012第2期
2012年7月2日
本 期 要 目
〔受理情况〕
4-6月投诉受理处置情况
〔执法情况〕
思明区执法局:加强常态管理保持常态整
集美区执法局:集美中队人性化执法,妥善解决摊贩物品占道问题
同安区执法局:教育劝导多管齐下化解阻力成功拆除
翔安区执法局:翔安区人大专题调研新圩小城镇市容管理
市局直属二大队:中高考禁噪圆满“收官”
市局直属三大队:综合治理三管齐下 犬类管理见成效
〔受理情况〕
4-6月投诉受理处置情况
2012月4日1日至6月30日市行政执法局共接 “110”专线案件6334件,有效案件5840件,实际派发5054件。其中思明区执法局办理2098件、湖里区执法局办理1111件、集美区执法局办理746件、海沧区执法局办理265件、同安区执法局办理300件、翔安区执法局办理293件、直属一大队办理1件、直属二大队办理53件、直属三大队办理10件、建筑废土管理站办理6件、鼓浪屿大队办理30件、市执法局110值班中队办理140件,其他1件。所有个案均已按规定处理完毕。
〔执法情况〕
思明区执法局:梧村中队加强常态管理 保持常态整
迎接省检刚告一段落,紧接着又将迎来国家环保模范城复检,全体队员继续保持高昂的斗志,努力工作,为巩固前期市容环境整治成果,防止城市管理问题出现反弹、回潮,梧村中队合理的调配,充分利用有限的执法力量,不分节假日与工作日,不分晴天与雨天,不分白天与晚上,坚持在每日7:30-24:00的时段内增加巡查密度,加强日常巡查管理。同时于本周开始,开展了新一轮的整治工作,将流动摊点、占道经营、违法建设等城市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列为常态整治内容,对影响市容秩序的行为进行全面纠正、制止、处罚。整治工作截至目前,梧村中队先后拆除违法建设5处,取缔违规烧烤摊点11处,规范餐饮摊点50余家,清理占道经营100余起,纠正乱停乱放行为30余起,市容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为海峡论坛圆满进行营造了良好的市容环境秩序。
(思明区行政执法局 柳青龙 供稿)
集美区执法局:集美中队人性化执法
妥善解决摊贩物品占道问题
全国高考、龙舟赛、省文明指数测评期间,集美区行政执法局全体人员连续多个星期放弃休息,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加班加点对辖区市容环境卫生进行整治。12日中午,又利用午休时间,由中队长带领队员对集美农贸市场门口的一座新疆籍摊贩占道摆摊留下的大炉子进行转移,解决了长久以来阻碍人行道通行和影响市容面貌的问题。
位于石鼓路菜市场门口,原先有一名新疆籍摊贩搬来一座大型炉子,占用人行道,现场制作并贩卖烧饼,还把大炉子焊死在地面。该摊贩在停卖烧饼后也没有及时把炉子移走,任由该炉子被风吹雨淋,不仅占道影响交通,还影响了市容面貌。文明城区检查在即,中队坚持人性化执法,并没有直接对其采取暂扣、没收等强硬措施,而是多方打听新疆籍摊贩的住所。执法人员亲自上门,对其进行劝说,宣传厦门文明创建的相关政策规定,劝其遵守厦门市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自觉改正违章行为。在执法人员的努力下,该摊贩同意将炉子移走。由于该炉子重1000多斤,要搬动实在不易,为此中队人员还着实动了些脑筋。12日中午,中队长带上中队队员,带上工具,众人把焊死在地面的炉子用铁锤撬开,再找来手动搬运车将炉子缓慢移走,妥善解决了新疆籍摊贩占道摆摊遗留下的影响通行和市容面貌的问题。
(集美行政执法局 陈佩琴 供稿)
同安区执法局:教育劝导多管齐下 化解阻力成功拆除 2012年6月19日,同安区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强制拆除了新民镇梧侣社区柯某非法占地上的建筑物。 据了解,当事人柯某未经审批,擅自在新民镇梧侣社区建设住宅一座。非法占地面积75平方米,建筑层数五层半,总建筑面积496平方米。该非法占地进行建设中,群众多次举报,厦门监督在线栏目给予曝光,在社会上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为有效制止非法占地进行建设,今天上午区政府组织同安国土分局、区监察局、新民镇政府、区执法局等部门进行联合拆除。 鉴于该建筑物已坚固成形,投入资金较多,拆除难度较大,受阻风险较高,在实施强制拆除前,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广泛排查,熟悉情况。针对在强制拆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阻力,新民镇政府进行调查摸底,深入了解情况,仔细分析当事人的主要社会关系网,对当事人的亲朋好友相关情况逐一排查,做到知根知底。 二是耐心劝导,极力动员。为将拆除阻力化解至最小,相关部门努力展开多层面、多方位、多角度的劝导。一方面,新民镇政府大量做当事人、村干部和相关村民的思想工作,讲清楚违反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规非法占地进行建设的危害性。另一方面,对于当事人有亲朋好友在政府部门或相关单位上班者,由纪委工作人员出面约谈,宣传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消除侥幸心理,动员一起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 三是精密组织,科学部署。由区执法局做好拆除前现场堪查并做拆除风险评估工作。根据该非法占地上的建筑物周围环境,预估警戒力量及位置分布。邀请具有多年拆除经验的从业人员做好动态预测及风险评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详细拆除方案。聘请专业拆除工人负责施工,保障拆除行动安全而快速。 厦门监督在线栏目评议员和同安广电局记者现场见证了拆除过程。 (同安行政执法局 蔡丁山 陈聪敏 供稿)
|
翔安区执法局:翔安区人大专题调研新圩小城镇市容管理
新圩镇在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考核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已列入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单位。新圩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快提速,小城镇市容管理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6月18日上午,翔安区人大法工委主任苏坤立率调研小组对小城镇市容市貌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实地查看了新圩镇市容管理工作。
调研中,新圩执法中队围绕新圩小城镇市容管理进行了工作汇报,重点抓了四个方面市容管理工作:一是整治行动到位,重点对沿街店面跨门店经营、占道摆放跳板,广场乱摆摊点及乱搭、乱挂、乱贴、乱画等热点、难点问题全面开展清理整治行动;二是三包责任到位,定人、定点、定责强化对各单位、门店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的监督管理,切实保证“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贯彻执行;三是疏堵结合到位,针对新圩市场外菜农占道摆摊堵塞交通秩序的问题,主动联系翔投市场管理部门设置了临时摆卖疏导点,组织力量拆除新圩中心小学门口商家违规搭建,及时消除消防通道的安全隐患;四是巡查督导到位,做好日常跟踪督查,杜绝回潮。通过加大小城镇市容管理工作,省、市、区多次检查,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得到各级领导充分肯定。
区人大调研组对新圩执法中队在小城镇市容管理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满意,并对如何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要求:新圩执法中队结合这次迎接福建省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总结,认真反思小城镇市容管理管理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履职范围内存在的问题及时落实措施抓好整改,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抓出成效,全面提升小城镇市容环境管理水平,力促新圩镇小城镇建设提速。
市局直属二大队:中高考禁噪圆满“收官”
6月24日17:00,随着2012年中考考试结束铃声的响起,二大队自5月23日起历时一个月,为高、中考“限噪”护航行动圆满“收官”。
中高考涉及无数考生的前途命运和上万家庭的利益,吕庆端局长十分重视,一开始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城管执法队伍全力以赴,严格执法,努力为考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孟和平副局长多次对禁噪声工作进行检查,并提出具体要求。一个月来,二大队全体人员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始终把为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复习应考环境作为“城管执法为民”的工作重点认真抓紧抓好,不敢有一丝的松懈,其间还正逢“再创国家环保模范城”、“迎接省文明城市检查”和“海峡论坛”等活动,全体队员战高温、斗酷暑,全力以赴,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及时响应,严格执法,努力为考生及广大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复习、考试环境。限噪一个月来,我队周末、夜间共加班90余人次,有的同志为保证考试期间的宁静还昼夜加班。一个月来,局值班中队和我队执法人员纠正、制止查处施工噪声扰民200余起,立案20余起,对拒不改正的行为,大队多次组织执法人员进行夜间专项突击整治,采取暂扣土方车、水泥搅拌车及其他违法工具的形式予以制止,始终保持对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群众投诉同比显著下降,在“小中考”、“高考”和“中考”三次考试期间未发生一起施工噪声影响考试的行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工作中,大队坚持宣传在前,宣传和执法相结合的方式有序推进,取得执法相对人的大力支持。5月23日“限噪”开始前,我队就对辖区内各大工地展开了限噪宣传,将限噪通告、给工地的一封信等200多份材料发至每一个工地,并通过日常巡查等时机,对各考点附近以及日常投诉量较大的工地逐一登门,不厌其烦的进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23日“限噪”开始后,我们结合工作进展情况,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形成了浓厚的守法氛围,调动了施工单位依法施工的自觉性,从源头上减少了违法行为。
由于领导重视,宣传动员到位,宣传媒体积极跟进,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广大施工从业人员认识到位,积极响应控噪工作,采取了一些有效降噪措施,尽量避开考生复习考试时间;市民的环保参与意识到位,积极举报纠正身边的噪声源,共同加大了监督力度,执法部门的执法工作到位,市局全力以赴,全员参与24小时备勤,一有噪声扰民行为及时出警查处,大队执法人员紧盯投诉热点开展专项整治,消除了个别施工企业的侥幸心理,“四项到位”形成了今年高中考禁噪工作的特色,城管队员不停息的护考行动成效明显,使今年中高考护航行动圆满“收官”。
(二大队三中队 供稿)
市局直属三大队:综合治理三管齐下 犬类管理见成效
暑期来临,犬只伤人扰民问题频发,市民投诉增多,也引起多家媒体关注。三大队养犬执法办针对这种状况,依照5月份市公安局组织召开的犬类管理工作联席会议精神,结合执法工作实际,认真分析研究,制定措施,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
一是加强与各区行政执法中队的配合,从“点”上解决居民区违规养犬扰民的问题。通过加大出勤频率,配合各区城市管理执法中队上门收容违规犬只,有力配合了全市高考期间文教区、生活区的“禁噪”活动。
二是加大市区主干道、重要景观、窗口地带的巡查力度,从“线”和“面”上控制流浪犬数量。通过主动抓捕收容,抑制流浪犬只密度,降低流浪犬只意外伤人概率,投诉率也进一步降低。
三是开展宠物店宣导、排查和整治活动,从源头上控住违禁犬只的非法输入渠道,强化“源头”管控。通过逐一排查,上门宣导,三大队养犬执法办已收集整理了全市80多家宠物买卖、护理、医疗商家的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完善犬类管理基础信息档案提供了支持。同时查纠了一批违规买卖禁养犬种的商家,有效震慑了非法经营犬类养殖销售的行为,初步遏制了中心城区非法养殖、买卖禁养犬的输入源头。
通过综合治理,打出“组合拳”,5月份共收容无主犬、流浪犬106只,比四月份的37只增加了186%。按照“控住源头,以点带面,控点布线”的思路,全市养犬管理执法工作初步实现了“以‘短平快’求实效”的目标。6月份以来,全市犬类伤人事故、流浪犬投诉件数量呈大幅下降趋势。
(市局直属三大队 林庆丰 黄仲华 供稿)
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编